高考作文備考指導 四大建議助得高分
高考第一科就是語文,語文科目中,作文的分數幾乎占據半壁江山。如何寫好高考作文,昨日,本市部分高中語文老師給出幾點建議。
建議1:注意審題做到“符合題意”
吉大附中高中部語文高級教師焦建華建議,作文立意準是得到內容分的基本前提,“題好一半文,題跑一半分”。
“近幾年,別具特色的高考作文題呈現出多樣性、特色性。命題指向多體現出現實意識、作文的自由意識和引導意識。總體走向就是:貼近生活,關注社會,發展個性,突出人本,鼓勵合理的創新。”焦建華說,概括總結近幾年出現的作文類型,抓住“類”的特征,解構材料或話題。有的話題看似很容易,但要把握住重點,弄清隱含的真正含義,必須費番腦筋,像去年的作文“船主與漁夫的故事”,考生在剖析材料時,要分析材料的整體含意和材料的關鍵細節,分析材料的傾向意圖和寫作指向。
焦建華強調,考生在分析材料的過程中,不能停留于材料的表面,要深入分析材料寓意,挖掘出蘊含于其中的哲理,把握命題者的真實意圖,如果是多則材料組合的材料作文題,要找到各材料間的共同點或聯系,找到正確的角度后,做到“符合題意”,才開始下筆。
建議2:戀愛題材是考場作文的禁區
省實驗高三語文把關教師盧軍良表示,高考作文是為國選材,必定要挑選有眼光有水平的人進大學深造,但有些考生的思想非常幼稚,好像是一個小學生,看不到一句有分量的話,引用的材料都是“我……”,寫的都是童話神話,更有甚者大談戀愛,會引起閱卷老師的反感。
盧軍良建議,高考作文思想一定要健康,“思想健康”不是說要你只說冠冕堂皇的話,不是要你刻意拔高,“健康”是針對“病態”、“庸俗”而言的,它的底線是不能違背公序良俗違背法律法規和偏離社會道德。戀愛題材是考場作文的禁區。
建議3:作文首先標題要“靚”
長春市十一高中高三語文組長陳兆輝老師認為,優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閃光之處,有自己的亮點。他建議,高考作文首先標題要“靚”。審美性、哲理性強的標題,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,使閱卷老師精神振奮,如名言為題,比喻為題等。
其次,構思要巧。構思中比較容易被忽略的是寫作的角度。好的切入角度容易出彩,容易表現自己獨特的感受、認識和寫作者的個性。選取一個小的切入點,對材料進行深入挖掘,寫具體,寫深刻,往往能夠以小見大,寫出好文章。
同時,構思要耐心: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東西先寫在草稿上;稍加思索想到的也寫上。花上幾分鐘,列出提綱,絕對嚴禁胡編亂造。即使編寫故事也要做到“大膽想象,自圓其說”。“高考作文中,屢見無病呻吟之作。作文要抒發真實的感情,要求寫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,要把自己的情感態度投射或融入到所描寫的對象中。”陳兆輝說。
建議4:作文用詞別太“潮”
長春市實驗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魏威建議考生,高考作文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。認識水平高、擅長理性思維的同學可選擇議論文,擅長形象思維、會刻畫人物的同學可選擇微型小說,擅長抒情的同學可選擇散文寫小說敘事類文章。
魏威建議,考生可有意準備一些自己平時喜歡的“美文句式”,考試時根據中心主旨進行個性仿寫,萬變不離其宗;看十個八個2012-2013年熱點新詞與事件,同樣論述情況之下優先使用新鮮論據;文體創新要慎重,盡量不用小說、寓言等不利于迅速體現創新功能的文體,嘗試說明書、書信、訪談等創新格式明顯的創新文體;下筆之前認真審題,多問幾個為什么,深化主題,做到立意深刻,引人注目。
至于“有木有”、“給力”、“神馬都是浮云”等網絡流行詞,不宜出現在高考作文里。“網絡語言可以作為活躍語言的手段,但使用太多,就容易使批卷老師反感。”魏威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