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教為何對高考英語題犯難
媒體報道,兩位來自武漢新東方的美籍口語名師在嘗試本年度湖北高考[微博]英語卷語法題時,竟然無從下筆,并表示這些考試內容“錯得離譜”、“我們的寫作和口語永遠不會說、也不會用這樣的語式”。
堂堂高考英語卷,真像兩位母語為英語的美國人說的那樣“錯得離譜”嗎?
筆者本人是外語專業出身,雖然是法語而非英語,但對于這個問題卻早不陌生。早在筆者高考時代(上世紀80年代),就曾有出身名校的法籍外教,一口咬定北外[微博]法語教材上的某個語法問題“錯得離譜”的事發生,但查閱資料卻發現,按照語法理論,教材是對的,而那位外教反倒是錯的。
此次湖北嘗試考卷的兩位名師是美國人,教授的是口語,而讓他們“天雷滾滾”的卻是其所不擅長的語法部分,不適應、不習慣,甚至記憶錯誤在所難免,事實上兩位名師本人也坦承“硬要挑錯也很難”。從這個角度講,湖北高考英語卷語法部分,未必真就“錯得離譜”。
但從更高的層面看,說這樣的英語卷“錯得離譜”是一點也不冤枉的。
當年那位挑錯的法籍外教得知實情后一面坦承自己的失誤,一面也毫不客氣地指出,“法國人早已不像你們這樣說話”、“你們奉若圭臬的語法書是照著19世紀末老藍本編纂的”,且對于試卷重語法輕閱讀、重理論輕實用,“不接地氣”的思路表示不滿,認為這樣教出來的外語系學生“畢業去了法國,還得花幾個月重適應,否則連交談都困難”,后來的實踐證明,這位外教的說法并不夸張,筆者本人畢業不久和法國客戶接觸,就曾被在中國留過學的對方善意調侃“法語說得像法國的古人”。
此次兩位美國口語名師對湖北英語高考卷的批評,實際上主要也是針對這種和現實、和應用脫節的教學、考試框架,這種批評是中肯的,有益的。
在出題思路乃至中學英語教學思路上,外教們的批評是對的,英語教學的目的,是幫助學生提高國際溝通、學習能力,而非記住幾個語法規則,在這方面,需要改進的的確很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