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情結背后是就業焦慮
記者通過采訪今年高考的考生和家長發現,考生和家長焦慮主要有以下方面:擔心成績考不好,是否復讀來年再戰,是否聽天由命隨遇而安,而這些焦慮的大背景是,當“上大學越來越容易”的高考局面終于出現時,學生和家長的追求必然從“上大學”向“上好大學”轉變,考生和家長們已經不滿足上大學,而是要上名校。
72.5%、74.27%、79.72%、87%、88.7%,這是從2008年到2012年,山東一路走高的高考錄取率。在去年夏季高考中,山東本科錄取率達49.5%,意味著今年報名參加夏季高考的考生近一半圓了本科夢。雖然今年山東高考人數與去年相比增加11305人,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高考錄取率不會低于85%。
但還有一組數據則更說明問題,2012年本科一批普通文理實際錄取人數為52045人,一本錄取率僅為10%,100個考生當中只有10人左右能上一本,山東萬名考生中僅有約5人能上北大清華,山東考生上北大清華的難度比北京考生難18倍,比上海考生難7倍多。
今年教育部要求部屬高校招生計劃向中西部傾斜所致,山東大學、中國海洋大學及中國石油大學這三所位于山東的知名院校,都不約而同地減少了山東省內招生計劃,北京大學在山東文科減招1人、理科減招2人,清華大學在山東文科減少1人,在考生人數增長情況下,山東考生上這些名校難度有增無減。
“如今大學已經不再象征著穩定前途,一般大學文憑含金量下降,大學畢業即失業,而名校則不然,占據更多社會資源的名校畢業生還是就業市場寵兒,這才讓名校越來越擠。”青島1中副校長邢桂范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