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百萬考生棄考:20%出國80%打工
調查:約20%直接出國,80%外出打工
分析:擠“獨木橋”不再是唯一選擇;農村孩子上一流大學難、就業難
“曾經有一個升學的機會擺在我面前,我沒有珍惜,等落榜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……”如果人生重來,你會不會好好珍惜高考這個機會?
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上旬,全國近千萬高中畢業生,其中約十分之一,沒有出現在今年的高考考場上。參考人數連年下降的同時,棄考人數卻逐漸攀升。曾經被視為鯉魚跳龍門的高考,如今在國人眼里,為何不再顯得那么重要?
調查顯示,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,如果人生重來,他們不會參加高考。“讀了大學也沒用”,是“棄考”的首要原因。但在專家看來,對很多經濟條件不佳、成績又不好的孩子而言,放棄高考,一方面是出于風險規避的主動選擇,另一方面,也隱含著沒有更好選擇的“被迫”成分。
四分之一
“棄考者”的無奈
如果人生重來過,你是否還會選擇高考?”
面對這個問題,四分之一受訪者選擇了“不”。他們中的近八成,是80后和90后。
如果進一步細分,這個群體可分為讀過大學和沒讀過大學兩類。交叉分析顯示,有過大學經歷的80、90后,選擇“不”的比例約35%,沒有大學經歷者做出這一選擇的比例,也高達31%。
“讀大學沒什么用(不好找工作)”、“成績不好,考個差大學,讀了沒用”,是對高考說“不”的受訪者的兩個主要理由。
去年,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,全國大學本科畢業生平均起薪2700元,低于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畢業生。
報告分析了低學歷者薪酬反超的原因: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的求職者,其就業范圍大多集中在對專業技能要求不高的初級及體力勞動崗位。由于年輕勞動力增速下降,加上年青一代打工者從事重體力、低端服務業的意愿降低,使得這些崗位的就業缺口越來越大,人才供不應求,相對推高了薪資水平。
除了薪資,大學生的就業率也持續走低。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《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》藍皮書顯示,2012屆的大學畢業生中,還有8。5%的人處于失業狀態,約53萬人。從2012年10月底至2013年4月上旬,被調查的2013屆碩士畢業生簽約率為26%,低于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;本科畢業生簽約率為35%,低于去年同期12個百分點;高職高專畢業生簽約率約32%,低于去年同期13個百分點。
一方面就業越來越難,另一方面學費越來越貴。過去10年里,大學學費猛漲近20倍,國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只有4-5倍。
這些數據,讓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鄧克峰感嘆“時代變了”。上世紀90年代末,還是高中生的他,被師長們反復灌輸一個理念便是:讀大學,是唯一的出路。
鄧的父輩,那些上世紀五十、六十年代人,是高考堅定的支持者。他們當中的近八成表示,如果人生重來,會選擇高考,盡管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讀過大學。“在他們那個時代,高考對人生有著決定性的意義,擠過這根獨木橋,就有了穩定的工作、不錯的收入和相當的社會地位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