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(記者劉玉蕾丁飛)據中國之聲《全國新聞聯播》報道,2014年全國大部分地區組織的統一高考今天落下帷幕,939萬名考生從全國各地陸續走出考場,隨后等待分數、志愿填報、高校錄取等后續工作也將陸續展開。
北京時間6月8號下午5點整,當最后一門英語考試鈴聲響起,2014年度最重要的考試——高考算是劃上了一個小小的句號。一位考生說:別問我考得如何,我只需要——一個擁抱:
擁抱一下,擁抱一下!
更多地考生們開始放松心情,計劃自己下一步該做些什么?
小蔡:先放松兩天,之后可能去打打零工,小時工什么的?我想的是增加社會經驗吧應該。有可能是餐飲,有可能是推銷一類的。
長春張同學:學開車啊,出去練一下口語之類的,繼續學習。
至于考題的難易程度,在不同學生的眼中,自然也有著不同的答案。
學生何月:今年的考試普遍有點簡單。
浙江杭州二中語文老師陳婕認為:語文考試與往年相比,很平穩,有利于學生的正常發揮。
從明天開始,各地將統一進入到試卷閱卷階段,直到本月20號左右,全國各地會陸續公布公布高考成績。對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,后期填報志愿工作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。
在填志愿時,家長和考生往往在報考什么學校、選擇什么專業上舉棋不定。是選擇名校而放棄喜歡的專業,還是為了喜歡的專業而報考普通高校呢?有著多年報考經驗的北京京瀚培訓機構高考咨詢師張老師建議,在報考時要多方面綜合考量。
張老師:名校有名校的效應,但有些學校的學科會有國家的支持可能也會非常好,先看專業,哪個學校的專業排名會更靠前。還有考生的性格,他本身的意愿都有很大的關系。
另外,專家提醒考生不要對“加分”看得太重。很多學校是按加分提檔,但在進行專業錄取時,要減去考生的加分。如果減去加分后,分數比別人低,加分考生反而最容易被退檔。
年年高考,今又高考。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,社會關注明年的高考會有什么新動向?未來的高考整體走向又將如何?
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公布,教育部今年將出臺考試招生制度“總體方案”和關于高考等5個配套“實施意見”。有條件的省份開始先行改革試點,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。
在高考改革探索中一直走在前列的浙江,近幾年已經嘗試在高職單考單招、在高考中實行“三位一體”招生,并將高校自主招生與集中錄取相對脫鉤。
杭州高級中學高二學生戴思杰:我覺得通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,考試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所有的科目都考,比方說現在歷史、地理之類的,只要參加會考就可以了,我平時就可以把時間,移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科。我覺得到最后應該考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,而不是知識。
先行先試的不只是浙江,北京、江蘇、廣東等各地的改革步伐也不小。比如,北京市教委發布的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見稿中提出,高考英語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。同時實行社會化考試,一年兩次,學生可多次參加,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,成績3年內有效。
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言:從高考招考改革層面而言,要從管理體制層面下手,政府要肯于簡政放權,把招生的主體權還給高校。
|